【48812】细说民间传统打击乐器——“钹”与“铓锣”的方言叫法及象声词

上传时间: 2024-08-10 12:20:45 |   作者: hth华体育下载最新版

  “钹”和“铓锣”是本地民间常见的传统打击乐器,由于常常运用并为民间所了解,故构成独具方言发音特征的象声词和以音表意的物名。

  钹为两个圆铜片,中心兴起成半球形,正中有孔,能够穿绸条等用以持握,一般两片相击出声,也有单片吊在乐器架上供敲击。另一种形制与钹十分挨近的打击乐器叫作“铙”,常与钹总称“铙钹”。“铙”在古汉语本指商周时期一种类似于编钟而有柄的青铜打击乐器,后期才演变为钹类乐器。“钹”与“铙”虽属同类乐器,但在器形上仍是有显着差异:“钹”的握持部分呈半球形,较大,钹面为平面;“铙”的握持部分拱起似帽,根部内缩,铙面呈弧形。而二者的响声也因器形的差异而不同,钹声烦闷而短暂,铙声则相对洪亮而悠长。

  “钹”在方言有“锠”和“镲”两种叫法,均源于象声词。“锠”读作“can(阳平)”,本为象声词,描述大钹(钹面直径大)清扬而悠长的声响,并演变为大钹的方言叫法。方言说法如:打锠(打大钹)、大锠队(演奏大钹的舞蹈队)等。

  “镲”是“小钹”的汉语俗称,其方言音(平读)读作“qie(阳平)”(音同汉语“茄”)。本来也是方言象声词,描述小钹烦闷而短暂的声响,并演变为小钹的方言叫法。而作为象声词,“镲”有时又读作“qie(入二)”(方言反切:七蟹切。——运用如方言童谣之“锠锠镲,老鼠衔螃蟹”)。

  由于“铙”为传统民间所罕见,因此未在方言构成专门的称号,但什物能够归入方言称号之“锠”类,由于铙声洪亮而动听。

  “铓锣”也是莆仙民间常见的打击乐器。其形状大致像铜锣,边际也更高,锣面水平而中心有半球形的拱起,拱起处即供锣槌敲击的部位(有些区域民间俗称“奶锣”)。铓锣的锣声与一般铜锣音色悬殊,淳厚而深重,能营建严厉严肃的气氛,故传统常作为风俗活动出游时的清道锣,或作报警锣(如旧时的匪警、火灾),也用于锣鼓经演奏。

  听说铓锣本来是云南少数民族特有的打击乐器,后来流传到国内其他当地和东南亚各国。莆仙区域的传入时代难以稽考,但从它的象声词和称号的彻底方言化剖析,铓锣的传入并非近代之事。

  铓锣的方言叫法作“錓”。汉语“錓”音“kōng”(与“空”同音),《五音集韵》解释为“器名”(详细不详);本文借用为方言表音字,读作“küan(阴平)”(音同方言“圆圈”之“圈”。——原音应为“kiōng”,但由于方言读音不谨慎而通读为“üan”韵母)。“錓”本为象声词,描述铓锣厚重而深重的响声,并演变为铓锣的方言叫法。方言说法如:敲錓(敲铓锣)、锣鼓錓(谓系列打击乐器或指用锣、鼓和铓锣演奏锣鼓经)、呛咚錓(读如方言“亲童圈”,描述钹、鼓和铓锣独奏的声响)等。

  信息网络传达视听节目答应(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网络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1333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