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铁楷模·2016年度人物”评选活动最新动态:汉中工务段候选人物事迹

上传时间: 2024-07-09 05:30:53 |   作者: hth华体育下载最新版

  热爱中国,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严格遵守国家法律和法规和铁路规章制度;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时期铁路精神和巴山精神,模范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爱岗敬业、忠诚奉献,贡献突出、事迹感人,职工认可度高、社会影响力大,在车间、段业绩排名前列。

  1.安全楷模。安全意识牢固、业绩突出,未发生任何违章违纪。及时有效地发现和处置危及铁路运输安全的重大隐患,受到路局及以上通报表彰奖励;长期扎根运输生产一线,严守劳动、作业纪律,安全业绩突出;积极立足实际探索安全风险管理和“三化”建设规律,安全风险管理模式得到推广应用,实践效果良好。

  2.创效楷模。创效能力突出,节支降耗、技改创效业绩显著。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积极开发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长期扎根一线,主动增收创效,得到干部职员认可;在安全生产、设备养护以及大型施工组织等工作中,革新技术、改进工艺,加强管理、提升效能,产生良好经济效益。

  3.道德楷模。品质优秀、情操高尚、清正廉洁,在路内外拥有非常良好口碑。工作生活中关心职工、诚实守信、助人为乐,赢得职工群众爱戴;在扶贫济困、孝老爱亲、见义勇为等方面表现突出,产生广泛社会影响,赢得高度赞誉。

  为全面贯彻落实西安铁路局“西铁楷模·年度人物”评选活动,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时期铁路精神和巴山精神,落实“严实细和创”总体要求、推进“智慧西铁”建设,汉中工务段党委在全段干部职员中广泛开展评选活动,在20个车间党总支上报的40名“西铁楷模·年度人物”推荐人中脱颖而出3名候选人,他们分别是安全楷模:彭宝林、创效楷模:张鹏程、道德楷模:马川平。

  电影《老炮儿》说,做人、说话,凡事都要讲规矩,要讲究。在“工务老炮儿”彭宝林的眼里,他却说:“《安规》《技规》《修规》就是我们工务人的规矩,规矩的背后是安全,是对生命、工作负责的责任。”

  彭宝林,51岁,汉中工务段机维车间主任,在大修队一待就是十五年。这位关中汉子浓眉大眼,俊气中略带儒雅,黝黑的脸庞和眼睛里却透露着一份坚毅和果断。

  2009年夏天,陕南出现了十几年不遇的淋雨,铁路沿线多处发生水害,抢险现场指挥官点名让彭宝林带着队伍上。

  彭宝林二话没说,带领自己二百余名弟兄奔赴水害抢险现场,连续奋战抢险大小水害十多次,每天雨里来、泥里去,二十多天阴雨不断,吃饭、睡觉都在狭窄的轨道车上。

  去年,襄渝线集中修,其间高滩至毛坝关的线路清筛任务,地理环境恶劣,无便利交通,每天施工要往返十几公里,施工难度大,任务重。面对大家都不愿意碰的“硬骨头”,彭宝林接了,他对弟兄们说:“有困难,不怕,上,我们工务是搞维修的,隐患就是我们的敌人。”

  施工中,他和职工每天要往返四五十公里路,双脚都起了血泡和老茧,磨破了好几双胶鞋。当他带着施工队离开毛坝关的时候,车间主任只说了一句话:“你们的实施工程质量,我们放心。”

  襄渝线集中修刚结束,宁西线集中修又在等着他……从陇海线道岔大修到宝成线、阳安线道岔设备改造,再到万源大会战,从汉江、嘉陵江,到黄河、渭河两岸,甚至陕北革命老区太中银,彭宝林带领他的队伍打下了一个又一个硬仗,有困难的地方,就有他们“战斗”的号子声和足迹。

  彭宝林不仅实战经验比较丰富,理论知识也不亚于别人。有人说,他是这支队伍的灵魂人物,不管是专业程度,还是作业标准、作业纪律、施工程序,他都是教科书般的规范和标准。

  只要有施工,他就盯在现场,和职工同吃同住同施工。在现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后,他牵头对车间的管理办法进行修订,制定了线路清筛作业标准、验收标准程序,以及更换道岔作业程序和管理办法,对涉及安全、生产、管理的26项322条办法进行完善,多次装订成册发给班组,形成了一套科学完整的管理体系。

  每天的大修施工,他肯定第一个到现场,从作业标准、施工计划、施工进度、人员、车辆、料具的准备,到线路几何尺寸和外观整理,他都严格把关。晚上的夜巡检查,也是他每天工作必不可少的环节,所有的检查问题都会在第二天的早点名会上总结,细致到机具位置存放错误也会被他点名批评。

  他的严苛和名气一样被大家所熟知,也正因为此,他的团队连续八年被路局评为先进,他本人也多次获得先进,成功入围“感动西铁”人物,并被职工们评选为“最美汉工人”,伙计们亲切的称他“彭大将军”。

  “安全的背后是规矩,规矩是安全的保证,没有规矩,就没有安全。” 15年里,彭宝林怀着对安全的责任和敬畏,带着他的队伍走南闯北,战胜了无数次艰难险阻,打了一个又一个漂亮的攻坚战。

  走进零乱的屋子,钻、锯、磨、焊等各种型材一应俱全,这些旁人眼中的“铁疙瘩”,却是汉中工务段勉西车间机工班班长张鹏程的“心头肉”。在这个“小密室”里,他潜心研究、技术革新,经常一头扎进来,就忘记了时间,被工友们戏称“技术宅男”。

  阳安线组股道,道岔数量多、型号复杂、技术上的含金量高,其中木枕岔心多为拼装,配件厂家均已停产。面对“无米之炊”的设备难题,张鹏程不得不将精力投放到技术革新和设备创新上,从此便开始了他的“技术宅”生活。

  勉西三场驼峰,P43木枕尖轨跟端轨距无法保持,张鹏程大胆创新,自行设计加强方案,通过焊接短轨矩、增设固定螺纹道钉进行加装,有效解决了驼峰上木枕不稳的难题。职工平时在使用威克捣固机的过程中,油封受冲击后三个月就会变形渗漏,通常使用润滑油进行加注,张鹏程发现后,上网找资料研究,核对各种数据、参数、工艺技术要求,自己买材料反复实验,又专门到市机械修理厂的老前辈请教,经过多次研制,最终制作了新型复合材料密封圈,使60元的油封成本降低到20元,同时,又经过半年的“技术宅”研究,对威客缸体的代用件做改造革新,使原本7000多元的成本降低为600元,常规使用的寿命整整延长了一年。

  “一支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总理鼓励我们,全民创新、万众创新。我要让大家跟我一起动起来。”他说。现在的张鹏程,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和工友们成立了“技术创新工作室”,专对于技术疑难杂症进行攻关,在职工中形成了浓厚的“小发明、小创新、小革新”热潮。

  凤州线路车间徽县线路工区工长马川平,人称“马总管”175cm的个子,黑黝黝的皮肤,给人一副和蔼可亲的样子,工作和生活中都是一位可爱可敬的人。

  “马总管”天生一副热心肠,对于平常生活中职工出现困难,他都第一时间了解情况,伸出援助之手,而且不计回报,他待工区如家,他说每个职工都是家里人,帮忙都是理所应该的事,每次说到这他都会露出和蔼可亲的笑容。

  常言道:“做好一件好事容易,做一辈子好事难。”他二十几年如一日地关心帮助站区的退休职工和遗属的就医买粮和婚丧嫁娶,默默地为大家奉献着,毫无怨言,发挥着一个员的光和热。他利用工作之余,克服困难帮助站区的老人,及时解决他们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被大家亲切地称呼:“有难处,找马总管。”

  作为一名员,又是班组党支部书记,他积极发挥党员的积极性和先进性,在站区,默默无闻地做好事,把温暖带给了每一位职工,在他的带领下,班组齐心协力,做好生产,为提升设备质量,确保行车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