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土法加湿到用平板操控智能纺纱越纺越顺

时间: 2024-06-11 14:42:29 |   作者: 打包机

  “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要忽视、放弃传统产业。”武汉地区历史最悠久也是唯一现存的国有纺织企业裕大华近况如何?5月底,长江日报记者一踏入长江新区武汉裕大华纺织公司纺纱分厂,厂长梅剑香就迎上前来。她带着记者参观了全国首条10万锭全流程智能纺纱生产线。

  颠覆传统印象的,除了“千人纱、万人布”的场景不见了,纺织女工也不一样了。她们不再只是做简单的重复劳动,而是学习新技能,使用高科技设备,成了智能工厂里的半个专家。

  梅剑香守了纱厂一辈子,在经历产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阵痛后,也有了全新的领悟——不改革,路只会越走越窄,“老领导当年的振臂一呼,是对的”。

  2018年11月7日,对梅剑香来说,是一个难忘的日子,清花车间阻燃材料加湿工作最后一次采用传统方法。

  那时她还是纺织分厂副厂长。她把纤维原料摆放在清花平台上,一个木板搭起来的台子,一尺多高,周围用布围起来。梅剑香将热水洒到台面的缝隙处,通过冒出的蒸汽,给一卷卷的纤维卷进行均匀加湿。老前辈曾告诉她,纤维阻燃材料要在高湿环境下才能做得好,最好地点是澡堂子。

  两层楼的旧厂房,开阔得很,再怎么洒水,地面也一会儿就干了。老旧设备没有加湿功能,把原材料运去澡堂子显然也不可能,只能用这样的土办法。

  20世纪60年代末出生的梅剑香从中专毕业进武汉二棉(江南集团)的时候只有17岁,那时厂房还在余家头。去食堂打饭,隔壁窗口冒出一个人头:“你这姑娘真勇敢,是个坑还往里面跳!”

  纺织工怎么了?梅剑香不服气:“纺织工人很光荣,让全国人民有衣穿。”早在纺织专业学习期间,梅剑香的心里就埋下了一颗梦想的种子。

  裕大华纺织公司始创于1919年,时任武昌总商会会长的徐荣廷与苏汰馀等民族实业家选址武昌下新河,集资建起武昌裕华纱厂。到20世纪80至90年代,纺织业最辉煌的时候已逝去,梅剑香感受到的是一股陈旧的气息。

  耳边是让人头疼的“隆隆”声,四周是潮热的空气,车间里棉尘粉屑扑面,密密麻麻都是人,机器动不动出问题,生产也要用上一些笨得不能再笨的“土”办法。

  从日复一日的劳动中起步,梅剑香精益求精,逐渐成长,但只要下班看到厂门口黑压压的一大片人头,她就会觉得前路并不光明。

  1993年,武汉市国营第四棉纺织厂实施股份制改造并更名为“裕大华”,2015年又与陷入困境的武汉一棉、江南集团、冰川集团整合。尽管有了新的变化,但企业仍整体亏损,面临全军覆没的风险,纱厂的生产方式和生产环境没有正真获得根本性的改变。

  当时,国内纺织厂竞争十分激烈,运输成本居高不下,大家一窝蜂挤向中低端纺纱市场,市场占有率所剩无几。裕大华集团决定主动谋变,断腕割臂。老领导振臂一呼:淘汰落后产能。

  换代的风来得很猛,旧厂房里的设备很快做了拍卖。由于生产不能停,先搬空一层,上了新设备,启动生产,再搬空另一层。

  用来给原料加湿的木架子也在当时被拆卸。在一楼设备全部搬离的那一天,梅剑香心里隐隐有些痛快。

  传统产业升级转型迎来了不可避免的阵痛期。出生在20世纪70年代的纺织女工鄢芙蓉此时正当年,新设备上线没两天,她就感觉头要炸了。

  明明是投资3.36亿元建成的全国第一条的全流程智能纺纱生产线,可那些硬邦邦的“家伙”却不怎么听话。

  新设备进厂的那个冬天是鄢芙蓉记忆里最冷的冬天。她裹紧里外三层棉裤,才敢伸手碰一碰冰冷的设备。哪知设备刚启动,纱线就断了。智能粗纱机好像有问题,出现大面积断头。

  线断了就要接,以前工人多,大家一起努努力,也不算是件难事。可工厂智能化了,人也变少了。原来1万锭生产线人。这时候断了线,鄢芙蓉一下就乱了,断一处补一处,一下跑到这里一下又跑到那里。

  寒冷的夜里,机器“嘎嘎”地响,大家一合计说这不是办法,决定顺着生产线从头到尾找原因。找到车头传动齿轮时,水落石出,原来这里的“牙齿”咬合不紧,动力不足导致纱条断裂。

  每周一次的设备使用进度会上,鄢芙蓉把情况反映了上去。很快,设备厂来了人,现场测量了尺寸,再来时,带来了全新的“牙齿”。

  新的锁紧装置改变了电子原件,加大了动力,看到白纱均匀且笔直的输出,鄢芙蓉松了一口气。

  以前用十年都不会侧弯的抓包机轴,现在新设备才用半年,轴就弯了。鄢芙蓉心里烦躁:“这个智能化搞死人!”

  抓包机的作用是将平台上的棉花纤维抓起来,再输送至开棉机中。这是棉包进入车间的第一道关键工序,一旦出问题,后面的生产就无法继续。

  问题出在哪里?鄢芙蓉和同事们又蹲守在车间里,反复观察,最后发现是平衡铁设计小了,于是一个电话打到位于青岛的生产厂商。设计方也很配合,在很短的时间内带着新配件来到武汉:“感谢你们,为我们的设备优化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和数据。”

  不断地察觉缺陷,不断地联系厂家处理问题,鄢芙蓉在与新生产线的磨合中,逐渐掌握操作技巧,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当她发现通过调整某些参数或者优化工作流程能大大的提升生产效率时,她兴奋不已。

  如今,抓棉、开松、除杂、梳理、混棉、牵伸、加捻、输送、卷绕,鄢芙蓉可以熟练地说出这条全流程智能纺纱生产线套设备的功能及使用方式。还有一连串经常被提问的数字,她也能张口就答——纱锭16万锭、线台,年产纱线万米……

  每当有国内同行来厂里参观,鄢芙蓉就会收到“你真专业”的评价。“专业”二字带给鄢芙蓉深深触动,“以前我们是流水线上的工人,现在也算得上智能工厂里的半个专家了”。

  裕大华纺织公司纺纱分厂共有392人,其中女员工281人,年龄跨度从“60后”到“90后”。

  “我从鄂州农村来的。那时,刚满16岁的我第一次出远门,站在村口,父亲拉着我的手,反复叮嘱,用心做事,吃亏是福”。作为厂里最早接触计算机的80后,吴娟娟很适应工厂智能化的变化,她手握轻小的平板电脑,头戴白色帽子,精神饱满地穿梭在纱厂车间里。

  2018年,裕大华整体从亏损转为盈利,营收25亿元、利润4000万元。告别过去“大路货”产品同质化竞争,纱厂的商品也在2019年顺利打入中高端市场。

  和她一起增收的还有以前的搬纱工。原来粗纱落纱后,工人们会将一个个粗纱利用背纱工具扛在肩上,再搬到细纱机台使用,120斤一次,一天要来来搬送多次。每个背纱工的肩上都磨出了厚厚的老茧。现在,他们拿上平板,动动手指,就有机器人过来帮忙。

  可算是过上舒坦的日子了,可吴娟娟摆摆手,指了指机器上柔软的莱赛尔纤维制成的纱线笑着说:“我们还在折腾!”

  时至今日,裕大华依然敏锐把握市场一线,产品研发推陈出新。此前,纱厂敏锐瞄准莱赛尔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开发国产天丝(莱赛尔)紧赛纺新品种,利用国产原料取代进口原料,实现产品迭代升级。现在,紧赛纺新品种正批量生产。

  “女孩子嘛,都是爱美的,就想穿得好看点。”吴娟娟说,这种紧赛纺新品种就适合做蓬蓬裙,可以很飘逸。

  从车间走出来,吴娟娟打开了一把明黄色的遮阳伞,看上去既清爽又时尚。刚刚参加工作那会儿,姑妈来看她,差点没认出来。尘满面、花满头的她在姑妈走后,失落了好一阵子。

  现在不一样了,车间里,大包大包都是新疆来的棉花,天然环保,无毒无害。棉花随机械的加工,变成一根又一根的纱,其间没有一点化学品加入,只有被梳下的少量短纤维和杂质。短纤维可以变成普梳,用来生产低端的纱线。生产的全部过程中剩余的粉尘、棉籽、杂质也都有专门的机器来收集。“现在我们是绿色工厂,不仅空中没有棉絮,这些在过去直接丢掉的废弃物还能再利用”。吴娟娟说生产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人也变得“灵醒”了。

  2021年,纱厂成功开发出用国产优质细绒棉生产80支高端纱,实现了对进口美棉、澳棉的国产化替代。今年,厂里又在谋划开发玄武岩阻燃纱和新的阻燃面料产品。仍在一线盯生产的吴娟娟很有干劲。她说经常会和前辈们聊天,听她们说过去的故事,知道纺织女工们一路走来的艰辛,所以更加珍惜现在的工作环境。

  梅剑香在与记者分享完当年的故事后特别笃定,“只要不断创造新供给,让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我们纺织女工就能赢得更多的尊重”。